400-0028-665

鴻鈺動態

緊跟時政熱點、熱門話題,及時提供最新的鴻鈺資訊、行業政策、行情動態。

服務林草發展大局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

2022-02-18



服務林草發展大局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學技術司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時關于“要加強林業科研,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指示精神,以服務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構建林草科技創新體系為主線,聚焦重點,開拓創新,推動林草科技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實現新發展。
 


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 立早攝

 

爭取“十四五”國家科技計劃取得新突破

      2021年,科技司組織編制《“十四五”林草科技創新規劃》,研究提出“十四五”林草科技重點任務和重點研發方向。積極參與科技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實施方案編制,爭取在典型脆弱生態系統修復保護研究、中醫藥現代化、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等國家重點研發專項中增加林草科技創新研究內容。預計“十四五”林草領域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總經費比“十三五”國家科研經費投入增長一倍以上,為“十四五”林草科技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組織推薦“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7個領域28個項目,獲批12個項目,配合科技部啟動“林業種質資源培育與質量提升”“典型脆弱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兩個重點專項。全程參與“科技創新2030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組織起草2021年項目申報指南,爭取將“松材線蟲病災變機制與可持續防控技術研究”納入“重大病蟲害防控綜合技術研發與示范”重點專項“揭榜掛帥”項目。征集3項中國工程院2022年重大咨詢研究項目選題。

 

科技戰略合作邁上新臺階

      2021年,科技司積極主動爭取外部支持,加強與全國科技系統三部門的戰略合作,加快推動林草科技創新,支撐引領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12月,國家林草局局長關志鷗帶隊到科技部,與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共商推進林草科技發展事宜,為雙方全面戰略合作打下堅實基礎。雙方將加大草原、國家公園、林草病蟲害防控、林草碳匯、林草機械裝備研發及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建設,積極培育草原保護生態學、森林生態系統、木竹材化學與物理、大熊貓珍稀瀕危生物物種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擬形成長期穩定支持林草科研機制。

      同時,推動國家林草局與中科院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國家公園研究院,圍繞林草行業發展重大科技需求開展全面戰略合作。與中國科協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高端智庫和開展學術交流。
 


舉辦松材線蟲防控“揭榜掛帥”項目中期進展評估會議

 

林草重點課題取得新進展

      瞄準林草行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等關鍵技術,國家林草局啟動“揭榜掛帥”類、基礎類、應用類等五大類共19項重點課題科技攻關,著力破解一系列“卡脖子”問題,各項重點課題科技攻關取得新進展。

      松材線蟲病防控科技攻關有突破??萍妓緡@松材線蟲病防控問題,聯合相關司局赴山東、陜西等地以及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校調研“松材線蟲病防控”項目6個課題開展情況,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中期現場查驗。與生態保護修復司和生物災害防控中心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控科技成果遴選工作。圍繞“褐梗天牛是否傳播松材線蟲病”的爭議問題,啟動“褐梗天牛與松材線蟲病傳播關系”應急科技攻關項目。

      重點課題研究有成果。統籌優質資源,聯合各業務司局單位開展的林草碳中和、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國家公園、草原可持續發展、塞罕壩“二次創業”等重點課題取得階段性成果。聯合防火司啟動森林雷擊火防控“揭榜掛帥”項目,圍繞雷擊火感知體系構建、火險預警、防控系統研制和集成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在大興安嶺林區建立雷擊火野外試驗觀測站17個,已實現聯網自動監測。開展的第三期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成果出爐,國家林草局與國家統計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全國林地林木資產總價值25.05萬億元,森林生態服務價值15.88萬億元,森林文化價值3.1萬億元。擬啟動新一輪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研究,將草原納入其中,擬在河南、福建5?。▍^)開展森林資源價值核算試點??偨Y凝練“十三五”林草領域國家重點研發科技關鍵技術成果42項。
 


組織專家下一線開展技術指導
 

“我為群眾辦實事”開創新局面

      科技之魂在于成果的運用。為了讓林草科技成果實現落地生根,科技司圍繞服務基層、服務林農,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形式開展直播授課。舉辦國家林草科技大講堂,先后在青海、河南等13個?。▍^、市)邀請100余名專家授課,并借助國家林草局官網、抖音和嗶哩嗶哩App、林草科技推廣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直播,讓林農隨時隨地學習新技能。據統計,科技大講堂舉辦16期共有440多萬人次收看直播,大講堂抖音號4個月播放量達460萬次,得到廣大林農和林草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好評,被國家林草局機關黨委選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先進典型進行推薦展播,并入選中宣部《黨史學習教育簡報》,被局信息中心選為政府網站優秀典型并推薦上報。

      下沉一線實施技術惠農。遴選出800余項林草科技成果進入國家林草科技推廣成果庫。發布2021年重點推廣林草科技成果100項和10篇林草產業致富技術信息。全國累計組織1300多個服務團共計5300多人深入基層開展科技服務。全國實施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512個,推廣良種750余個,推廣實用技術930余項,建立示范林近30萬畝。組建由兩院院士領銜、林草科普知名專家參與的首批林草科普專家隊伍,其中林草科普首席科學家、首席人文顧問和科普大使各1名,林草科普首席專家12名。組建16個林草科技服務團,深入青海開展“林草高新技術進青海”行動,與青海省林草局聯合發布《青海省重點推廣應用林草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名錄》。組織林草科技援藏活動,開展西藏砂生槐科研服務,現場演示推廣“江水上山”水能提灌技術,支持西藏高原濕地等生態站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援助林草科技書籍1萬冊。

      定點對接深化科技幫扶。推動全局科技口單位抓好4個定點縣結對幫扶工作,落實51個幫扶項目,新增21個幫扶項目,助力定點縣鄉村振興。組織專家200多人次赴定點縣圍繞技術需求對林農和企業開展全產業鏈技術精準指導。以“互助對子”形式,組織林草高校、科研院所69名專家與定點縣69名鄉土專家結對子。組織創新聯盟企業深度參與定點縣產業對接和科技幫扶。

      舉辦林草科普宣傳活動。聯合科技部出臺《國家林草科普基地管理辦法》,開展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認定工作。組織“回望百年奮進路 共筑美麗中國夢”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開展林草科普微視頻大賽、科技下鄉、生態文化進校園等活動。舉辦2021年全國林業和草原科普講解大賽,選聘10位“金牌講解員”,5家單位獲“優秀組織獎”。組織成立“奮進百年 綠染華夏”林草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弘揚林草科學家精神。

 

人才培養激勵達到新高度

      圍繞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這一重點工作,科技司在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團結人才、用好人才各環節持續發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獎勵標準創新高。2021年,國家林草局局屬單位獲202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8項。為進一步激發林草科技人員干事創新活力,提高了獎金額度,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獎金從20萬元提高到30萬元,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獎金從20萬元提高到25萬元。

      選拔林草創新人才。1人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入選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個團隊入選國家重點領域團隊。遴選第三批林草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24人、領軍人才23人、創新團隊35個。

      發揮專家智囊作用。積極籌建國家林草局專家庫,指導各司局單位成立相關領域專家委,在決策咨詢、項目論證、科技攻關中發揮專家作用。開展專題調研,組織專家形成《全國重點致害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與經濟社會影響報告》。
 


全國林業和草原科普講解大賽
 

科技平臺建設取得新成效

      科技平臺是匯聚優秀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主要力量。2021年,科技司加速推進科技平臺建設,著力優化平臺建設布局和動態管理,不斷提升科技平臺創新能力。

      平臺建設整章建制出新規。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林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管理的通知》,從7個方面全面加強科技條件平臺建設管理工作。同時,出臺了《科技司科技平臺管理辦法》,印發了《林業和草原國家創新聯盟管理辦法(試行)》,修訂了《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編制了《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網建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

      優化布局緊跟創新驅動“大方向”。河南寶天曼站和河南黃河小浪底2個生態站入選國家野外臺站,國家野外臺站總數達到11個。新建東北林草危險性有害生物防控等5個局重點實驗室、河北崇禮森林等5個生態站。批復第三批長期科研基地41個,認定1個國家林業科技園區、2個國家林業生物產業基地和15個國家林業草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四川農大成立西南森林與草原生態防火工程中心。新批復籌建古樹健康保護等9個林草國家創新聯盟。開展國家林草科技推廣轉化基地遴選。

      協同發展促進區域創新拔節生長。聯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啟動國家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建設。加快中國油茶科創谷建設,印發《中國油茶科創谷規劃(2020-2025年)》,推動湖南投資建立南方木本油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推進林產化學與材料國際創新高地建設和京津冀生態率先突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秦嶺生態保護修復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建設。依托東北林業大學建設國家林草智能裝備創新高地。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保護修復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揭牌運行。

      多措并舉強化平臺管理。杜絕“為了掛牌而掛牌”“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等現象,開展林草科技平臺梳理。成立生態站建設管理工作專班,推進發布生態站總論、森林、草原等7個專題報告。
 


舉辦森林雷擊火防控應急科技項目啟動會
 

標準質量工作獲得新提升

      標準是促進科學管理和提升效能的重要手段??萍妓静粩嗌罨瘶藴驶母?,優化管理,強化服務,加快推動適應發展、接軌國際的林草標準化建設,努力以一流的標準引領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林草標準體系更加完備。結合新時期林草發展要求及國家林草局職能,修訂行業標準制定范圍。2021年批準發布54項林業行業標準,下達81項林業行業標準計劃,申請122項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獲批發布54項國家標準。成立生態旅游、木雕2個行業標委會,完成林草種子等6個林草領域全國標委會重組。與各業務司局單位對接林業和草原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印發森林資源、濕地保護、荒漠化防治等11個領域標準體系。組織、參與制定ISO國際標準各1項,獲批發布2項ISO國際標準,發布10項林業行業標準外文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國家公園設立規范》等5項國家標準。參加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專題新聞發布會和2021年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舉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宣講視頻會。

      林產品質量監管更加有力。根據國務院食安辦要求開展2021年省級食用林產品安全評議考核。組織開展近2500批次國家級林產品質量監測,監測范圍涵蓋食用林產品、木質林產品、林化產品、花卉產品等20種品類。組織冬奧會食用林產品安全調研督導,指導北京、河北林草部門做好2022北京冬奧會食用林產品供應基地遴選和生產基地監管工作。與司法部等部門協調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明確將林產品納入其中。
 


國家林草局科技司黨支部赴陶然亭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黨日活動

      新聞來源:林草情報局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